快消息!新研究明晰青藏高原及毗鄰山地的名稱和范圍

2022-07-17 20:56:36
中國科學報 發(fā)布時間:2022/7/17 18:57:40
選擇字號:
新研究明晰青藏高原及毗鄰山地的名稱和范圍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李德銖團隊通過國際合作,采用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對青藏高原及毗鄰山地的名稱、范圍等地理特征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谖墨I的整合分析發(fā)現(xiàn),相較于其它名稱,Tibetan Plateau(青藏高原)、Himalaya(喜馬拉雅)和Hengduan Mountains(橫斷山)符合優(yōu)先和廣泛使用的準則,是合適的英文名稱。該研究成果以特邀綜述的形式在線發(fā)表于《地球和行星變化》期刊,相關數據也已在開放科學數據平臺Zenodo發(fā)布。

在地理學中,地名及其表征的地理范圍是地理學及相關學科研究的基石,兼具術語和尺度的屬性。地名伴隨著人類文明和認知水平的發(fā)展而演變,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同地異名”和“同名異地”現(xiàn)象發(fā)生,類似問題在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qū)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跨學科的比較和整合研究。

“長期以來,由于未能區(qū)分‘高原’和‘山地’的范疇,加上對地質歷史的認知差異,青藏高原及毗鄰山地的名稱和范圍存在不少問題,如青藏高原就有至少15個不同的英文名稱,各自指代的范圍也不盡相同。這些不同的名稱、指代范圍的混用存在于不同學科和研究者之間,在同一學科、同一期刊或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中也均有出現(xiàn)。”論文第一作者、昆明植物所副研究員劉杰說。

該研究對近122年來(1900-2021年)發(fā)表的66218篇歷史文獻的梳理分析,并基于地質學、地理學和地形學等證據的耦合,提議用Pan-Tibetan Highlands(泛青藏高地)取代High Mountain Asia,作為青藏高原、喜馬拉雅、橫斷山和中亞山地(Mountains of Central Asia)的總稱。劉杰解釋道,High Mountain Asia雖被廣泛使用,但含義和范圍模糊、語法不準確、甚至有誤導性。第三極(Third Pole)則包括青藏高原、橫斷山、喜馬拉雅和興都庫什-帕米爾-喀喇昆侖山區(qū),與文獻中廣義青藏高原接近。

該研究綜合考慮地質歷史和構造、坡度、地表異質性和山體生態(tài)系統(tǒng)完整性等原則,清晰界定了泛青藏高地、第三極、青藏高原、喜馬拉雅、橫斷山和中亞山地的范圍,并生成了GIS邊界。據此估算,泛青藏高地面積為3.95×?10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824米;其中第三極面積為3.42×10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54米;青藏高原面積1.82 × 10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465 米。

在此基礎上,科研人員對青藏高原及毗鄰山地的保護區(qū)和植物多樣性分布進一步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保護地分布呈現(xiàn)了水平和垂直梯度的不均勻性,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的中部和高海拔區(qū)域,保護地的比例遠低于“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3030”目標。值得關注的是,植物多樣性和特有性最高的地區(qū)是橫斷山,其次為喜馬拉雅和中亞山地,青藏高原最低,植物多樣性高的區(qū)域未完全劃定在現(xiàn)有的保護地體系中。

劉杰表示,對保護地空缺的分析表明,應當對青藏高原及毗鄰山地的保護地體系進行進一步優(yōu)化。該研究將有助于青藏高原及毗鄰山地相關研究的定量分析,促進跨學科的比較和整合,其研究思路也將為澄清其它生態(tài)地理區(qū)的名稱和范圍提供重要借鑒。

       論文相關鏈接:https://doi.org/10.1016/j.gloplacha.2022.103893


(相關資料圖)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李德銖團隊通過國際合作,采用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對青藏高原及毗鄰山地的名稱、范圍等地理特征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谖墨I的整合分析發(fā)現(xiàn),相較于其它名稱,Tibetan Plateau(青藏高原)、Himalaya(喜馬拉雅)和Hengduan Mountains(橫斷山)符合優(yōu)先和廣泛使用的準則,是合適的英文名稱。該研究成果以特邀綜述的形式在線發(fā)表于《地球和行星變化》期刊,相關數據也已在開放科學數據平臺Zenodo發(fā)布。

在地理學中,地名及其表征的地理范圍是地理學及相關學科研究的基石,兼具術語和尺度的屬性。地名伴隨著人類文明和認知水平的發(fā)展而演變,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同地異名”和“同名異地”現(xiàn)象發(fā)生,類似問題在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qū)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跨學科的比較和整合研究。

“長期以來,由于未能區(qū)分‘高原’和‘山地’的范疇,加上對地質歷史的認知差異,青藏高原及毗鄰山地的名稱和范圍存在不少問題,如青藏高原就有至少15個不同的英文名稱,各自指代的范圍也不盡相同。這些不同的名稱、指代范圍的混用存在于不同學科和研究者之間,在同一學科、同一期刊或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中也均有出現(xiàn)。”論文第一作者、昆明植物所副研究員劉杰說。

該研究對近122年來(1900-2021年)發(fā)表的66218篇歷史文獻的梳理分析,并基于地質學、地理學和地形學等證據的耦合,提議用Pan-Tibetan Highlands(泛青藏高地)取代High Mountain Asia,作為青藏高原、喜馬拉雅、橫斷山和中亞山地(Mountains of Central Asia)的總稱。劉杰解釋道,High Mountain Asia雖被廣泛使用,但含義和范圍模糊、語法不準確、甚至有誤導性。第三極(Third Pole)則包括青藏高原、橫斷山、喜馬拉雅和興都庫什-帕米爾-喀喇昆侖山區(qū),與文獻中廣義青藏高原接近。

該研究綜合考慮地質歷史和構造、坡度、地表異質性和山體生態(tài)系統(tǒng)完整性等原則,清晰界定了泛青藏高地、第三極、青藏高原、喜馬拉雅、橫斷山和中亞山地的范圍,并生成了GIS邊界。據此估算,泛青藏高地面積為3.95×?10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824米;其中第三極面積為3.42×10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54米;青藏高原面積1.82 × 10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465 米。

在此基礎上,科研人員對青藏高原及毗鄰山地的保護區(qū)和植物多樣性分布進一步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保護地分布呈現(xiàn)了水平和垂直梯度的不均勻性,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的中部和高海拔區(qū)域,保護地的比例遠低于“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3030”目標。值得關注的是,植物多樣性和特有性最高的地區(qū)是橫斷山,其次為喜馬拉雅和中亞山地,青藏高原最低,植物多樣性高的區(qū)域未完全劃定在現(xiàn)有的保護地體系中。

劉杰表示,對保護地空缺的分析表明,應當對青藏高原及毗鄰山地的保護地體系進行進一步優(yōu)化。該研究將有助于青藏高原及毗鄰山地相關研究的定量分析,促進跨學科的比較和整合,其研究思路也將為澄清其它生態(tài)地理區(qū)的名稱和范圍提供重要借鑒。

論文相關鏈接:https://doi.org/10.1016/j.gloplacha.2022.103893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志”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注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lián)系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標簽:

關閉
新聞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