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資源通脹將超預期 國內煤價有望平穩(wěn)運行

2022-02-26 07:13:44

證券時報記者趙黎昀

當前,國際原油價格已站上100美元/桶高位,復雜國際形勢下,本就供應偏緊的全球能源市場再迎通脹預期。

近日,證券時報·e公司推出虎年能源市場直擊系列特別報道,通過實地探訪及行業(yè)龍頭企業(yè)、權威專家采訪,力求透析國內外能源市場格局,把脈新一年能源價格走向。信達證券研發(fā)中心總經理助理、能源開采首席分析師左前明,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能源行業(yè)首席分析師周泰也做客證券時報·e公司V訪談直播間,解析市場關切。

全球能源資源

通脹將超預期

受地緣政治影響,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近日已突破100美元/桶關口,刷新近8年新高,歐洲天然氣基準價格也出現(xiàn)大幅上行。而此前,自2021年以來,全球范圍能源供應短缺的消息頻出,原油、天然氣、煤炭價格也均出現(xiàn)顯著上漲。

左前明認為,本輪能源通脹實際上是供給產能周期為根本,疊加長期貨幣超發(fā)為助推下的一輪。油價上漲會帶動成品油、石化產品等下游產品價格上漲,對終端需求可能會有一定的抑制。同時,油價上漲會導致聚烯烴、聚酯、合成橡膠等下游化工產品成本上升,增加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壓力。當然,油價上漲也會一定程度帶動國內油氣公司增加資本開支,加大增儲上產力度,有利于提升國內原油供應量。

左前明認為,2022年將迎來油價大幅上行拐點,尤其到2022年下半年,全球經濟進一步恢復,疊加三季度夏季出行高峰和四季度秋冬季取暖原油需求旺季,但部分OPEC國家受產能限制,難以達到預期增產目標,油價中樞有望進一步抬升。

從中長期來看,本輪油價創(chuàng)歷史新高站上新的價格中樞平臺也將是大概率事件。2023-2026年間每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量約為150萬桶/日,而2023年后全球原油供給彈性將進一步下降,市場有望保持趨緊態(tài)勢,甚至局部時間進入大幅去庫存階段,因此2023年后油價中樞有望繼續(xù)上行。

同時左前明預計,2022年我國天然氣依然處于供需緊平衡的狀態(tài),天然氣進口量與對外依存度有進一步上行的可能。

國內煤價有望平穩(wěn)運行

2021年下半年以來,國家一系列保供穩(wěn)價政策,已使得煤炭市場明顯降溫。而進入2022年以來,政策端保供穩(wěn)價也呈持續(xù)發(fā)力態(tài)勢。

對于近期國內煤炭市場的供需狀況,周泰認為,春節(jié)過后,煤炭主產地復工復產加快,下游方面由于冬奧會的舉辦,導致鋼鐵等下游需求的啟動稍微延后,同時南方地區(qū)寒潮天氣影響,需求仍有支撐,疊加“穩(wěn)增長”背景下的基建刺激,下游需求邊際改善預期較強。供給端仍處于保供狀態(tài),預計將出現(xiàn)供需同向增長的局面,行業(yè)預計將維持供給略偏緊的狀態(tài)。

周泰預計,2022年國內煤炭市場價格仍將保持高位,預計2022年均價比2021年仍有所增加,市場還將以季節(jié)性波動為主。2021年煤炭上市公司售價變化慢于市場價,尤其是10月價格暴漲階段,上市公司并沒有像市場價一樣大幅度上調價格,因此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弱于港口價格增幅。預計2022年煤炭港口價格波動幅度將弱于2021年,同時長協(xié)基準價有望從535元/噸提升至670元/噸,且長協(xié)覆蓋率也有所提高,意味著上市公司的盈利中樞有望抬升,隨著盈利中樞的抬升以及盈利穩(wěn)定性的增強,行業(yè)估值也有望提升。

周泰表示,煤炭行情當前主要還是供給遭遇瓶頸,而即便從當下開始新建產能,考慮3-5年的建設周期,產量釋放也在2026年以后,因此預計在此之前,行業(yè)都會保持較高的景氣度。

當前傳統(tǒng)煤炭企業(yè)也拉開了向新能源轉型的序幕。由于行業(yè)前期固定資產投資的缺乏,煤炭產能瓶頸或持續(xù),在經濟穩(wěn)健的背景下,預計未來煤炭價格不具備大幅下跌的基礎,因此煤炭企業(yè)的利潤普遍較好。而行業(yè)資本開支普遍下滑,煤炭企業(yè)普遍具備較豐厚的經濟實力,足以支撐他們去轉型投資新能源。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標簽: 行業(yè)龍頭

關閉
新聞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