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播報:新聞1+1丨賣菜的“公交車”,將駛往何方?

2023-04-08 14:49:55

在北京市朝陽區(qū)和平里北街的路邊,一輛“退役”閑置的公交車,經過改造變成了一個“小型菜場”,吸引了不少過路居民的注意。它的名字叫作“公交便民驛?!?,它在怎樣經營?又是如何“便民”?當越來越多的城市都在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建設,這樣一個驛棧,又讓我們思考什么?《新聞1+1》連線北京公交集團基建行政部經理周建勇、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共同關注:賣菜的“公交車”,將駛往何方?


(資料圖)

△《新聞1+1》完整版視頻

北京一公交車變便民驛棧賣菜

一輛經過改裝的公交車,變成了一個小型“菜市場”。北京街頭最近出現的“公交便民驛?!?,一經開門營業(yè),就吸引了不少周邊居民的目光。它在怎樣經營?周邊居民又是如何看待它的出現?點擊視頻,了解更多信息↓

公交便民驛棧創(chuàng)意何來?

北京公交集團基建行政部經理 周建勇:這是我們公交集團結合北京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要求和措施所推進的一個項目。我們就想認真挖掘現有場站的資源,利用邊角資源、廢棄資源來整合打造公共便民平臺空間,更好地服務市民、貼近市民。助力公交從城市的公共提供者向城市的公共服務者轉型,從而完成公交集團向現代城市客運出行綜合服務商的轉變,不斷延伸我們的服務功能。我們選擇建設公交便民驛棧,主要還是從以下兩點來考慮,一是附近乘客回家時可以就近解決相關需求,二是我們可以利用場站的邊角資源來補齊社區(qū)的便民服務設施的短板。

如何看待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闖入了一個賣菜的“公交車”?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馬亮:我覺得要對這樣的一種創(chuàng)新點贊。公交便民驛棧是一個非常值得推廣的創(chuàng)新,因為它比較好地解決了當前一些城市存在的老百姓買菜難的問題,從公交服務的角度來講也是一種業(yè)務的拓展。對于公交服務是“錦上添花”,對于老百姓買菜來說是“雪中送炭”,我覺得這樣一種模式在未來可能會有更大的發(fā)展?jié)摿Α?/p>

織密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還有哪些探索?

近期北京一公交車變便民驛棧賣菜引發(fā)關注。事實上,在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建設中,不只有對于公交車的改造,納涼亭、小藥房、消防點……在各地,曾經閑置的核酸亭,也被改造成各種便民服務點。除此之外,在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過程中,填補“最后一公里”的短板,完善各種服務功能,各地還有哪些探索實踐?點擊視頻,了解更多信息↓

公交企業(yè)跨界經營,行不行?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馬亮:公交集團參與便民生活圈的建設,我覺得不能說是不務正業(yè),它其實是在交通主業(yè)的基礎上去拓展各類副業(yè),實現“1+N”混合業(yè)態(tài)的發(fā)展。這其實是當前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務的一個發(fā)展趨勢。也就是說,在發(fā)展主業(yè)的同時,它可以加載很多功能。這個公交車就像變形金剛一樣,它是一個載體,在載體之上可以實現很多功能,這些功能可能都是當前老百姓特別需要的。當然在它經營的過程中,也需要守住合法經營的底線。一些國有企業(yè)或公共服務單位參與到這些新業(yè)態(tài)的時候,也是作為市場主體,也要遵守相關的市場秩序和規(guī)則,同時監(jiān)管部門也要對其經營行為進行監(jiān)管,避免出現違法違規(guī)的問題。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如何滿足多元需求?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馬亮:我覺得在我們發(fā)展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過程中,要認識到老百姓的需求是多元的。所以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怎樣更好地圍繞著老百姓的需求出發(fā)。比較典型的就是,我們怎么樣去加強相關的調查研究,真正摸清楚老百姓有什么樣的需要,真正讓老百姓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來共同設計,共同監(jiān)督。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推動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建設,不是說讓政府包辦一切,而是讓政府參與其中,包括吸引一些企業(yè)、第三方的機構進來,形成一個比較健康的生態(tài)圈,真正實現群眾“點菜”,政府“買單”,企業(yè)發(fā)展的過程。這樣的話大家都能夠參與到整個體系建設之中,讓我們的便民生活圈朝著健康方向發(fā)展。

標簽:

關閉
新聞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