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985”變成高級藍翔!研究生不想研究,咋整?

2022-04-18 09:59:34

文 | 文雙春

“去年招收的研究生基本又廢了。”

“讓(他)做的(方向)做不了,說沒興趣;自己選的方向沒進展,不肯扎下去什么都做不成。”

“想讀博的(學生)基礎實在有點薄弱;碩士期間優(yōu)秀的(學生)想盡快賺錢,不想讀博。”

……

近日,國內某頂尖高校教授在社交平臺發(fā)表的一個動態(tài)引發(fā)熱議。這位教授發(fā)表上述“吐槽”后總結說:

“‘985’高校就是高級藍翔。”

這個“吐槽”反過來表述就是:研究生想盡快賺錢,不想研究,導致研究生“基本又廢了”,“985”高校變成職業(yè)院校。

筆者認為,這條邏輯基本上是通的。

首先,研究生(不管任何類別的研究生)是做研究的學生。也就是說,“研究”是研究生的學業(yè)“正道”。研究生如果不想研究、不肯扎下心做研究,就像大中小學學生不想學習、不肯學習一樣,學業(yè)“基本廢了”勢所必然。

其次,研究生想盡快賺錢無可厚非,關鍵是要從“正道”上去謀生財之道。

否則,自己學業(yè)“基本廢了”的同時,還讓導師失去了其價值或研究生教育失去了其本意,這樣的研究生多了,勢必讓學校偏離其人才培養(yǎng)定位,異化為另類。

據(jù)筆者觀察,這種作職業(yè)準備、等研究生文憑、貼“985”等大學標簽的讀研模式在當下研究生中并不少見。這里的癥結就在于——研究生不想研究或不肯扎下心做研究。

研究生為什么選擇讀研又不想研究呢?一方面,外部的職場需求強烈牽引著高校學生的學業(yè)追求。

另一方面,許多學生沒有看到或認識到做研究的前途和出路在哪里,說得更功利點,扎下心做研究對未來的職業(yè)和收入有多大幫助。

現(xiàn)代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發(fā)生在當人想要學習時,而非當有人想要教的時候。所以,不破解研究生不想研究的難題,研究生教育的成效將等于零。

破解這個難題,需要高校、導師、研究生三方共同努力,缺一不可。

實踐表明,很少有研究生從一開始就不想研究,而一些自卑地認定自己不是科研料的研究生,有幸跟了水平高的導師后,逐漸找到了科研的樂趣,最終準備走學術道路。

澳大利亞迪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研究環(huán)境對博士生的命運(包括學術成就和職業(yè)前景)的影響遠比博士生的天賦和基礎大,獎學金對學生完成學業(yè)也有很大影響,而缺乏有效指導的學生輟學的可能性是有經驗導師的學生的3倍。

這說明,研究生想不想研究、肯下多大功夫做研究,跟高校特別是導師的作為密切相關??傮w上,高校和導師如果把“研究”貫穿于研究生培養(yǎng)的全過程,并在培養(yǎng)質量上傾注持續(xù)的熱情和投入,那么研究生想不萌生研究的動力都很難。

對于研究生而言,無論如何,都要做到在其位、謀其學,生活壓力大、科研回報低、未來不會入職科研行當?shù)?,都不是讀研不做研究的借口。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具有知識創(chuàng)造和/或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

事實證明,投身真實的研究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徑。

研究生可以合計研究的收益,但不要把自己推入一個簡單化、交易性的境地。

讀研除了經濟收入等顯性回報,還有個人能力、對社會的價值等無形回報。

不難發(fā)現(xiàn),讀研期間扎下心做研究的研究生,往往有更大自由度去選擇成為什么樣的人,以及以后想做什么事。

(作者系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教授)

標簽: 高級藍翔

關閉
新聞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