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看:改變世界的科普書之一—吳岳良院士導讀《最初三分鐘》

2022-11-05 16:02:00

直播時間:2022年11月05日(周六)20:00-21:30

直播地址:科學網(wǎng)微博直播間

https://weibo.com/l/wblive/p/show/1022:2321324832182714892830


(資料圖)

掃碼進入科學網(wǎng)微博直播間觀看直播

科學網(wǎng)視頻號將同步直播

科學網(wǎng)B站將同步直播

科學網(wǎng)抖音將同步直播

【直播簡介】

現(xiàn)在我們普遍認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大爆炸之后,萬物次第誕生,包括各種元素、各種星球,包括你我。

星系紅移、哈勃定律、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宇宙間輕元素的豐度等等科學事實都印證了“大爆炸理論”理論,雖然我們接受這樣的觀點,但還是帶著滿心的疑惑:

是什么推動大爆炸發(fā)生的?

宇宙在最初0.01秒、1秒、1分鐘或最初一年,是什么樣子?

宇宙物質這么多,還不斷膨脹,這些能量哪兒來的?

早期宇宙在某時刻的溫度、密度和化學成分都能夠精確測量嗎?如何做到的?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美國物理學家史蒂文·溫伯格在1977年寫過一本暢銷書——《最初三分鐘》。此書被公認為科普讀物的里程碑,也是最早關于探討宇宙起源的代表作品。

書中詳細描述了一幅完全令人信服的宇宙起源圖,包括在大爆炸之后僅僅數(shù)秒或幾分鐘內(nèi)出現(xiàn)的詳細過程。在這之前,宇宙大爆炸還只是一個空洞的概念,但在這之后,人們開始明白了“大爆炸”發(fā)生的具體過程。

但這本書最厲害的地方并不僅僅只是知識上的科普,更是其科學方法的踐行。

不同于其他科普書籍“提出問題——回答問題”的模式,《最初三分鐘》不會直接給任何問題的答案,而是一步一步引導讀者去尋找線索,自己推斷出宇宙最初三分鐘里發(fā)生了什么。

就如同在科學世界里,我們永遠不可能直達問題的本質,而是要在一片未知中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預測,驗證,推翻,再重建。

本周六晚八點,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岳良;北京天文館副館長,北京古觀象臺臺長齊銳;清華大學科學史系教授、系主任,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館長吳國盛,一起導讀諾獎得主史蒂文·溫伯格著作《最初三分鐘》。

【嘉賓介紹】

吳岳良

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1982年南京大學獲學士學位,1987年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1987-1996在德國和美國從事理論物理研究。1996年受聘于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現(xiàn)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學術副校長、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理論物理中心(亞太地區(qū))主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

空間引力波探測“太極計劃”首席科學家。在粒子物理、量子場論、統(tǒng)一場論、量子-宇宙物理等領域做出一系列獨創(chuàng)性工作。研究成果對揭示時空與引力本質及物質結構與宇宙起源有著重要的學術意義。

齊銳

博士,研究員。北京天文館副館長,北京古觀象臺臺長。

多年來致力于天文科普研究,堅持在天文館、科技館和大中小學校開展科普教育實踐,科普專著《漫步中國星空》入選教育部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

吳國盛

清華大學科學史系教授、系主任,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館長,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通訊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西方科學思想史、現(xiàn)象學科學哲學與技術哲學、科學傳播與科學博物館學。

主要學術著作有《什么是科學》《技術哲學講演錄》《時間的觀念》《科學的故事》《科學的歷程》等。

標簽:

關閉
新聞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