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一次“預演”讓東亞嚙齒動物成功跨越全球降溫事件

2022-09-16 21:01:45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嚙齒動物是動物王國中非常龐大的一個家族,常見的現(xiàn)生成員有家鼠和松鼠等。它們起源于亞洲,是陸地哺乳動物中非常重要的類群。

基于早始新世初期至早漸新世的亞洲嚙齒動物化石數(shù)據(jù),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從早始新世到早漸新世,嚙齒動物群的化石記錄在東亞地區(qū)較為連續(xù),在中亞和南亞地區(qū)并不完整。南亞的嚙齒動物群雖然記錄不連續(xù),但它們有自己獨特的面貌,其中一些種類的親緣關(guān)系與非洲的嚙齒類更近。相關(guān)研究成果發(fā)表于《生態(tài)與進化前沿》雜志。

“南亞嚙齒類動物群與東亞和中亞同時代嚙齒類動物群之間的明顯不同,可能是古環(huán)境的差異造成的。”9月16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研究員李茜說。

大約3400萬年前的始新世-漸新世之交,全球氣候急劇變冷,由“溫室期”進入了“冰室期”。在東亞嚙齒動物成功跨越了這次全球降溫事件,成為哺乳動物群中的優(yōu)勢類群。

可以說,嚙齒動物的起源、演化以及在動物群中的演替,與全球氣候變化息息相關(guān)。然而,“對于嚙齒動物究竟是如何適應和應對3400萬年前的全球氣候劇變的,我們依然知之甚少。”李茜坦言。

為此,研究人員全面梳理了早始新世初期到早漸新世亞洲嚙齒動物化石數(shù)據(jù),深入探討了不同時期亞洲嚙齒類動物群的特征,同時在屬這一級別上對嚙齒類的多樣性進行了分析。

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古氣候的變化,東亞的嚙齒類動物群呈現(xiàn)出明顯的更替。早始新世初期的崩班期嚙齒類就已表現(xiàn)出適度的多樣性;中始新世伊爾丁曼哈期和沙拉木倫期嚙齒類多樣性持續(xù)增加。“這很可能與中始新世氣候適宜期相關(guān)。”李茜解釋。

在氣候適宜期之后,全球氣溫逐漸降低,嚙齒動物的多樣性也明顯下降,嚙齒類動物群中的優(yōu)勢類群由梳趾鼠類為主變成以倉鼠和跳鼠為主;始新世-漸新世之交,全球大降溫,氣候劇變,東亞嚙齒動物卻呈現(xiàn)出多樣性增加特點,同時倉鼠類和跳鼠類在嚙齒類動物群中依然是優(yōu)勢類群。

“由此可見,在東亞,晚中始新世到晚始新世時的低溫環(huán)境,很可能給倉鼠類和跳鼠類創(chuàng)造了一個訓練場。”李茜說,讓這些類群有了一些預適應,使得嚙齒類不僅成功地跨越了始新世-漸新世之交的全球降溫事件,同時也成為了漸新世東亞哺乳動物群中的優(yōu)勢類群之一。

標簽: 嚙齒動物 全球降溫

關(guān)閉
新聞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