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速訊丨博導跟學生“約法十章”:合寫論文別催導師、每學期開一次組會

2022-11-06 20:46:47

文 | 沈秋月

學生與導師如何相處?這在學術界是一個歷久不衰的話題。

對此,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應用經(jīng)濟系教授馬克·貝勒瑪爾(Marc F. Bellemare)給出了方案,他把“丑話”都說在前頭,細致地給研究生提出十條原則。


(資料圖)

這個研究生版“十誡”一出,立即在社交網(wǎng)絡引起熱議。

有人拍手叫好。復旦大學副教授朱耀就在個人微博中表示,這份聲明非常直率,這樣的老師目標是讓學生盡快獨立。

很多學生網(wǎng)友在評論區(qū)現(xiàn)身說法,直呼和這樣的導師交流舒適!

那么,貝勒瑪爾的“十誡”,到底都說了些啥?

致學生的十條建議

第一,咱們約不約見面主動權在你。我不會有事沒事找你,你如果想咨詢我,可以主動問我有沒有時間,我會在十個工作日內安排與你盡快會面。

第二,我希望你熟練使用研究工具,并不斷精進。我不指望你每天都有突破性的研究想法,但你要打好課程的基礎,并熟悉你所選擇領域的文獻。這些都是你的研究利器。

第三,學術寫作的能力和學術研究的能力一樣重要。我會對你的寫作能力嚴格要求,如果挨批了也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建議你讀一讀《斯特朗克與懷特》,如果我覺得你的英語不過關,建議你去寫作中心。

第四,即使我是你的導師,我也不會強制要求寫上我的名字。除非我對論文有重大貢獻的情況下,我才會把自己看作是合著者并要求署名。如果咱們研究興趣契合,我很樂意合作。

第五,如果咱們合作,千萬不要催我進度。只要我有時間我肯定是在寫,催也沒用。除了研究,我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一是與家人享受生活,二是與你合作的論文是我的研究項目之一,三是你得明白好的論文本來就需要大量時間。我追求的是質量,不是數(shù)量。

第六,如果你想要推薦信,請至少提前兩周來找我。我不能保證兩周以內就給你返回推薦信,因為申請的崗位不同,我得進行個性化定制。在申請工作的時候,只要你覺得自己能勝任的工作,我鼓勵你盡量都去申請一下。我會最多為你寫5封個性化的推薦信。

第七,我的課題組每個學期召開一次組會,研究生和博士生都必須參加,每個人都要做匯報。在組會上,你能獲得我一小時的注意力,以及從我和你們的同儕這里得到反饋。這對你寫論文非常有幫助。

第八,你們有論文請教可以直接帶到組會上來找我討論,這也是我開組會的意義。當然如果你一學期能完成不止一篇論文,需要學期中間找我討論,請給我至少一個月的時間來研究你的論文并給你發(fā)送詳細的書面意見。

第九,提前給你打個預防針,雖然我也希望我的學生都能在5年內按時畢業(yè),但是你也要做好延畢的心理準備。如果你想在第4年和第5年之間的夏天畢業(yè),這意味著你必須在第4年的8月前準備好一份能保證畢業(yè)的論文。

第十,要想順利畢業(yè)需要完成3篇論文。3篇論文是關于一個連貫的主題,而不是關于不同主題的論文集。當然如果你能拿到終身教職的崗位,那畢業(yè)就沒問題了。

與好導師相處,學生會很愉快

并非所有人對貝勒瑪爾提出的“十誡”都照單全收。不少人就認為貝勒瑪爾對學生制定太多條條框框,學究氣太重,并質疑貝勒瑪爾耍大牌。

更有網(wǎng)友反唇相譏,想知道這人是得過諾貝爾獎,還是帶出了得諾貝爾獎的學生?

但馬上就有人跟帖,為貝勒瑪爾教授正名,能做博導已經(jīng)是某領域的大牛了,并不是只有諾獎得主才能給出這樣的系統(tǒng)建議。

實際上,貝勒瑪爾的開誠布公,是從自身出發(fā)對輔導者與被輔導者彼此的尊重,也是追求效率最大化的選擇。

一位博士生網(wǎng)友就提出,和這種導師相處會比較愉快,因為這份聲明是在學生拜入師門之前就列好的。她認為,這種把期望預先講明的人的行事邏輯是:首先,如果你想要A,那么你要做到B;接下去,你如果做到了B,那一般情況下我會給你A。所以,只要導師所提的要求相對合理,他就不太可能再有其他(未明言)的不合理的要求。

換言之,這種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招生辦法,是建立在彼此合拍的基礎上,為之后的合作奠定了和諧的基調。

學生期望怎樣的導師?

學生與導師合拍,更有可能做出好的研究。實際上,在任何學科領域,導師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研究生涯初期的成敗。

建立任何良好的關系都應該是雙向滿意的,良好的師生關系也不例外。那么,學生對導師的期待有哪些呢?

2005年,Nature創(chuàng)立科研杰出導師獎,用于表彰在指導研究生方面卓有成效的導師。有關人員廣泛收集總結了學生們對其導師的評價,并總結出學生對好導師的16條建議:

Be available(及時幫助);

Respect(尊重學生);

Be generous(無私分享);

Individual difference(包容個人差異化);

For Life(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Actively research(深入研究);

Balance direction(松弛有度);

Celebrate(慶祝學生的成功);

Building a community(增強凝聚力);

Be social(良好的社交氛圍);

Create networks(創(chuàng)造表現(xiàn)機會);

Question & Listen(提問和傾聽);

Enhancing criticism(鍛煉批判性思維);

Enhancing writing(提高學術寫作能力);

Enhancing presentation(提高學術匯報能力);

Seek feedback(尋求學生反饋)。

將貝勒瑪爾發(fā)布的10條原則與這16條建議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導師與學生在很多方面都有著一致的追求,比如“在學生尋求幫助之后提供及時幫助”“尊重學生差異化發(fā)展 ”“提高學術寫作能力”“提高學術匯報能力”“愿意與共同研究方向的學生合作”等等。

如果導師和學生都能夠盡力去完成對方合理的期望,又何愁師生關系緊張,實驗做不出東西,遲遲發(fā)不出論文呢?

從貝勒瑪爾給學生提出的這些原則看,他是個嚴格的導師。但這種嚴格背后,是他對學生的關心和負責。在學生“十誡”最后結語中,他展露出溫情的一面,他對學生說:“感謝你讓我有幸成為你教育的一部分。”

參考資料:

https://m.weibo.cn/2269789314/4825324166579463

Adrian Lee, Carina Denis and Philip Campbell. Natures guide for mentors. Nature 447, 791-797 (14th June 2007)

http://marcfbellemare.com/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22/06/Advising-Statement.pdf

標簽:

關閉
新聞速遞